新冠感染记录

  • 1485
  • 5 min

事情当然要「双十一」开始说起。想不到打折力度最大的既不是天猫,也不是京东,而是国家卫健委[1]。随后的一个月在动荡中度过,场面堪比阿根廷对法国的那场决赛。政策来回拉扯,作为普通人唯有随波逐流。12 月 7 日又「新十条」[2],放开的局面便再也收不住了。

这时后知后觉才开始囤药,但为时已晚,比较靠谱的退烧药都在缺货状态。当然事后证明其实退烧药并不需要太多,靠家人和同学的接济也基本够(仅剩的一盒过期布洛芬最终也没派上用场)。某天夜里想起应该再备几支体温计,结果送到手上还碎了一根。

上海差不多落后北京一个身位。等到清北那「应阳尽阳」,我们这里的形势也开始不妙起来。每天都有疾控部门新的通「XX 栋出现阳性病例」,而这时候居然还在搞转运。以这样的传播速度,转运的酒店、方舱或者所谓健康驿站没几天就满员了;之后便耗子尾汁,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」。眼见着校园一天天萧条下去,仿佛躺在一个木头做的断头台下,明知它伤害有限,却还是忍不住焦虑。

办公室自然也非法外之地,几位回家的同学先后发烧,我们驻守的则又回到了每天不做下核酸嗓子就痒痒的状态。终于,21 号,我对面的同学蹲到了阳性的核酸结果;两天之后,我也阳了。

nucleic-acid-test
核酸检测记录

症状

  • Day 0(12 月 22 日):昨天做的核酸结果还是阴性,但明显嗓子发干,觉也没睡好。下午开始体温慢慢攀升,晚上就到了 38 度。确认中招之后反而不那么焦虑了,不过发热之后依然睡不安稳,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四点多,觉得还是吃一片退烧药比较好。再上床之后感觉有些出汗,这才渐渐睡着。
  • Day 1(23 日):核酸结果确认了新(抗原仍然是阴性),开始寝「隔离」生活。退烧药的效果一直维持到中午,下午又回到了 38,晚上甚至到 39,达到体温巅峰。强行调整回阳间作息,十点就睡。睡前再吃退烧药,似乎舒服了不少。感觉有点胸痛,但血氧一直正常,可能只是心理因素。
  • Day 2(24 日):室友也出现了症状,大概率是我传染的。抗原还坚守在一条杠,体温则从中午开始降,在 37.5 附近徘徊。食欲一直不好,而中午竟然点到了麦当劳,在外卖一大半歇业、平均一小时起步的时候是运气爆棚,算是平安夜的福利了。
  • Day 3(25 日):起床后觉得嗓子疼,加上一些轻微的咳嗽。体温维持在 37.3 左右,也还有些头晕。下午做掉了手边最后一根抗原,终于变成了两条线。不过 T 线比较细,不知是因为本来病毒载量就不高,还是已经恢复差不多了的原因。
  • Day 4(26 日):症状和前一天相同,体温略降。晚上洗头洗澡,注意保暖的话也应当是比较安全的。今天甚至还开了组会,但既然阳了,就心安理得地摆烂。
  • Day 5(27 日):体温首次降到 37 度以下,几乎可以断定回到了正常状态,只有核酸还在提醒我依然是一个阳性。鼻塞有些加重,但属于完全能够接受的程度。
  • Day 6(28 日):症状维持,温度也不需要再监测了。室友表示嗅觉有些不灵,也有可能是鼻塞导致的,反正是种非常诡异的体验。
  • Day 7(29 日):我和室友昨天的核酸都回到了阴性,所有的症状都在减轻。下午出门散了会步,也基本没有出现任何不舒服的状况。
  • Day 8(30 日):连续两天核酸阴性,达到康复标准 🎉
antigen-test
23、24、25 三天的抗原记录

国庆节的时候也发过一次烧,但抗原和核酸都是阴性,怀疑是流感。就我个人而言,新冠和流感的症状确实是很接近的,也都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来恢复。

药物

退烧药只吃了两片泰诺(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,650 mg),对于缓解发热的不适还是有很大帮助的,尤其是在睡前。后期还吃了一点西瓜霜含片缓解嗓子痛,聊胜于无。其他症状都比较轻,也就没有吃别的药了。

temperature
体温变化情况,绿色箭头表示服用退烧药

总结

身边人的症状大同小异,普遍都有发热、鼻塞、咳嗽、嗓子痛这些情况。朋友圈有人去了医院检查,所幸并无大碍。

短短半个月时间,学校估计有八成的人感染,又回忆起了曾经被腮腺炎、甲流支配的恐(少数几次因病停课的经历)。校园之外,医疗挤兑加上蔓延的恐慌情绪,这恐怕比传染病本身还要严重。疫情已有三年,只愿新的一年能迎来复苏的希望。

注释与参考

  1. ^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.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
  2. ^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.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